7月29日19时30分,气温依旧很高,而淮南市文化馆却灯火通明,三两好友结对出入,人来人往。活动室内,市民群众认真学习,不仅能避暑,还能学到东西,提升自己,放松身心,一扫白天的疲惫。
“要深呼吸,不能紧绷着,保持松弛的状态,做到外松内紧……”每周二的晚上,淮南市艺术剧院声乐队长张俊都会在淮南市文化馆教授学员声乐发声技巧。
台下,27岁的市民张洁跟着节奏,一遍遍练习着发声。她从小就喜欢唱歌,一直苦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这次文化馆开设了免费的夜校课堂,她第一时间便报名参加。
“以往的文化公益课都是开在白天,今年首次开设了夏季市民文化美育夜校。”淮南市文化馆负责人说,充分利用7月至9月工作日晚上的黄金时间,开设文化美育市民夜校,进一步加强文化馆阵地建设,打造“山南水北 淮南很美”的文化美育公益培训品牌。
线上报名的公告仅仅发布十几分钟,200余个夜校名额便一抢而空。对于年轻人来说,缓解工作压力、寻找生活乐趣是文化美育夜校的魅力所在。
“夜校课程非常吸引人,我选择了周五的瑜伽课。”32岁的刘畅是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晚上在文化馆学习瑜伽,缓解了她白天的疲惫。
市民点单,定时开课。淮南市文化馆不仅开设了舞蹈、声乐等传统文化的课程,也根据当下年轻人较为热衷的兴趣爱好,专门开设了八段锦和瑜伽等特色课程,同时专门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设了淮南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淮南剪纸”课堂。
“这个剪刀不能这样握,会很吃力,要这样轻轻扣住,这是我们淮南剪纸专门的手法,一剪刀下去能连着好几个地方。”7月28日晚,淮南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周琴,正在手把手教授70岁的学员。
“既动手,又动脑,防止老年痴呆。”“以往看人家剪的窗花多好看,现在有这个机会,相信我也能学好。”70岁的郑素香奶奶开心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我们将试行‘1+N’的服务模式,以市文化馆为公益文化培训的总点,联合乡镇文化站、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同时探索市场化运作。”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程昊表示,通过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以更优质的服务点亮群众多彩“夜生活”。
记者 柏松